有哪些品做狗狗?
说到品,其实是一个挺笼统的概念。 比如我们在选人的时候,会考虑一个人的品德、性格等是否合适这个岗位;在选宠物的时候也会考虑到宠物的性格脾气等是否和自己合得来等等。 其实人也好,狗也罢,我们挑选的对象,本质还是一种“品”。只是每个人对品的标准和要求有所不同罢了。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引入基因这门科学的量化指标呢?
举个例子:假设A和B两条狗,它们都聪明、热情、健康且活泼,公的母的不说,外观上也没有明显差异(虽然确实没有,但是为了便于描述就忽略吧)。 但如果是养宠的家庭就会知道,同是一种狗,不同的个体之间性格会有天差地别的区别! 可能A狗很热情友好,看见人就兴奋得直蹦跶。但B狗可能就高冷得多,让你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觉。
可能A狗非常喜欢跟人一起玩耍,特别是喜欢跟小孩子们一起打闹嬉戏。但B狗就可能有着强烈的护仔心理,看到小孩子就喜欢上去威风凛凛的警告一番。 可能A狗见到陌生人就会紧张害怕,一有人靠近就躲起来。然而B狗却可能会毫不畏惧的冲上前去,用热情的拥抱向你问候。
正是因为不同狗之间存在这么大的性格差异,才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做出选择——是继续养已经养了半年的A还是刚刚买回来的B。 这个时候,如果仅凭外在客观条件来抉择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兼顾到每个对象本身特有的内在气质。而这种独特的个性,很有可能从它还是一只小狗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