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喂食水会浑浊吗?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动物粪便和食物残渣被分解时,是否会产生大量的胶体物质,这些胶体物质是否能透过滤棉并进入水中产生污染? 答案是肯定的,会生成少量颗粒物,但经过物理过滤、细菌分解等过程,最后会被净化为水溶性离子,可以被水草利用,或者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被鱼类释放到空气中。 但这个过程到底会不会造成明显的水质恶化呢?就因人而异了! 因为影响鱼缸水质的主要因子,除了有机物的含量之外,还有有机物存在的形式(可溶性离子/悬浮颗粒物)、细菌总数、酸碱度(pH)、硬度(DH)、溶解氧(DO)等许多因素。
以常见的草缸造景石头为例,部分造景石中可能含有机质(由矿物颗粒表面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及其分泌物构成,有机质成分复杂且含量极低[1];有些则可能不含,如河沙以及沉木的枝干),在造景完成后,随着水流的运动,有机质会慢慢渗入鱼缸底部,供细菌分解。 多数细菌都喜欢异养生活,只有少数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才能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如果有机质较少,它们也无法生存。因此在正常的鱼缸生态系统中,异养的细菌难以大量繁殖,有足够量的藻类供其吸收营养,所以有机物被降解得也比较彻底。但如果投喂过量,或者鱼只消化能力弱,使未消化的蛋白质和脂肪沉淀于鱼缸底部,则有可能被细菌分解,形成有毒物质。 所以题主所说的“水变浑”是否是细菌等生物的作用造成的,就要看您的鱼缸系统是否有足够的生物量和功能完整的生态系统。对于新手来说,不建议投入过多的人力和物力去维护一个完全模拟的自然水域环境,从经济上和时间上都并不划算。个人最佳的做法应该是建立简单的生态循环系统,尽量做到少投饵、勤换水,就能达到保持鱼缸水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