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是独立胎盘吗?
这个问题我比较擅长,我来回答一下 首先明确一点,所有哺乳动物的妊娠,都分为孕早期和孕中期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胎盘形态是不同的。
在孕前期(1-3个月),胎盘呈盘状(或称碟状),称为胎盘盘状期;在孕中后期(4-8个月)胎盘呈叶状,称为胎盘叶状期。
狗的妊娠期约60天(57~63d),属于中型动物,因此其胎盘从孕前到孕后也经历了2个形态不同发展阶段。
一、关于狗胎盘发育过程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关于狗胎盘发育过程中组织学形态变化的相关研究较少,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狗胎盘发育可分为如下4个时期[1]:
①原始胎盘期(primitive placenta stage, PPS):此期胚泡植入子宫壁时产生的出血灶即为胚胎着床部位,血液流入羊膜腔形成血池,并滋养层细胞侵入其中,随后由绒毛膜板向羊膜腔扩展包围血池形成初级绒毛膜腔,在此过程中胎盘内出现原始滋养层细胞;
②胎盘盘状期(placental disk stage,PDS):此期胎盘内部结构已形成且较为清楚,滋养层细胞增生,覆盖整个羊膜腔并包被母体子宫内膜表面,形成致密的合体滋养层和稀疏的原合血管滋养层,合体滋养层向内延伸形成毛细血管网与胚胎直接接触,提供其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原合血管滋养层向外伸出细小的突起,形成许多毛细血管网,进入绒毛间隙,为胚外组织的发育输送营养物质及氧气。胎盘内还出现了底蜕膜。
③胎盘叶状期(placental leaflet stage,PLS):随着胎盘的生长,合体滋养层逐渐增生,并向绒毛中心延伸形成绒毛柱,绒毛柱之间区域被覆的合体滋养层减少,成为绒毛间质,其间有较多的滋养细胞增殖分化,而绒毛间的合体滋养层明显增厚,形成了中间厚两侧薄的胎盘绒毛屏障,可防止胎儿体内物质的丢失和外界微生物对胎儿的影响。与此同时胎盘内还形成了绒膜软骨及胎盘内血管。 ④孕晚期:此时胎盘中已经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绒毛膜板进一步发育为绒毛板,绒毛间隙物质可通过绒毛毛细管膜进行交换流动,胎盘功能基本完善,并开始产生胎盘酶,促进胎儿体内废物的排出。同时,胎盘还产生了抗毒抗体以保护胎儿免受感染。部分研究表明此时的胎盘已经开始退化。
二、关于狗胎盘形态变化的研究 在国外已有学者通过显微成像等方法研究了狗胎盘在孕早期至孕晚期的组织器官的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规律[1,2],研究结果表明狗胎盘发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孕初期:原始胎盘期,PPS,约怀孕第29天左右,此时期胎盘发育尚未成熟,胎盘结构尚不完整,绒毛内毛细血管数量少,分布不均,胎盘体积较小。 ②孕中期:胎盘盘状期,PDS,约怀孕第45天左右,此时期胎盘开始出现明显的盘状结构,各器官开始形成,但绒毛板仍未充分发育,绒毛间质中的合体滋养层细胞仍较丰富,合体滋养层与胎盘底蜕膜之间的界面处可见大量腺体分泌;原合血管滋养层细胞的突起伸入绒毛间隙中,绒毛间隙变窄,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开始增多扩张;胎盘中还形成了少量绒毛板及基板以及少量的底蜕膜组织,绒毛内的细胞呈柱状排列,靠近绒毛表面的细胞增殖旺盛。
③孕末期:胎盘叶状期,PLS ,约怀孕第75天左右,此时期的胎盘已完全成形,胎盘组织器官结构已基本健全,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已具有雏形,绒毛板和基板已发育完善并在绒毛表面形成屏障作用,阻止有害物质进入胎儿机体。 孕初期阶段,由于狗处于孕早期,此时胎盘发育尚不完善,形态特征与猪接近;而随着妊娠进展,到孕中期以后,狗胎盘发育速度较快,胎盘盘状期的时间较短,仅持续2周左右即迅速过渡到了胎盘叶状期,这一现象可能与狗的妊娠期相对较短有一定关系。
三、关于狗狗胎盘其他方面的研究 除了形态学变化之外,狗胎盘还会经历一系列生理生化特性的改变。
如上述,狗的胎盘在孕末期的叶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胎盘绒毛屏障,可阻碍母体血清中一些大分子化合物和有害成分穿过胎盘到达胚胎,为胎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狗胎盘在孕后期的叶状期中,合体滋养层细胞开始合成释放大量的胎盘酶[5](包括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等),这些酶能分解代谢废物,将胎儿体内的含碳代谢物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同时还参与合成激素,调节胎儿的代谢活动。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发现狗胎盘还具有免疫调节活性[6,7],能够抑制母体对胎儿抗原的免疫反应,维持母体对胎儿的正常免疫功能,进而起到保护胎儿作用。
总之,狗的胎盘在孕早期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与猪相类似;而在孕中后期,尤其是孕末期,则表现出与牛相似的特征,胎盘功能也逐渐完善,这与该物种的妊娠期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