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狗又叫什么名字?
狗肉,又叫香肉、地羊、黄犬、灰狗、苍狗、乌狗、灵犬、白狗、黄狗、乌狼、犬蟾、天犬、黑狗、丹狗、赤狗、白状狗、黄耳狗、卧狗、灰狗、沙狗、松狗、秋狗、邮狗、黄肩狗、茶狗、巴毛狗、胡狗、老马狗、马泼狗、长狗、花狗、黄毛狗、肉狗、花皮狗等,是我国人人皆知的风味肉食。
我国食用犬肉,历史悠久,在《周书》、《楚辞》、《诗经》、《汉书》、《后汉书》、《释林》等史书典籍中,都有相关的记载。狗肉味道鲜美,荤香十足,没有膻气味,且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20%以上,含有人体必需的十一种氨基酸,脂肪含量高。胆固醇含量少于鸡鸭,血管饱满,含钙、磷、铁等元素和维生素A、D、B2、B1、B6等。中医指出,狗肉性良性温、无毒、涩、酸、甘、咸,入脾、胃、肾经;具有益气壮阳、温胃补虚、固精安胎、补血行水、润燥开胃等功效;可治疗胃寒胃胀、脘腹冷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在我国一些地区和民族,有些人认为食狗为不道德,但大多数人认为,只要食狗肉就一无值得赞赏,二可滋补身体,因而食狗肉风行全国,享誉四海。
在国外,食狗肉较为常见。前苏联、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各国都有吃狗肉的习惯,据有人统计,平均起来,全世界每年吃狗肉约为1000万吨。特别是法国,全国约有一半人爱吃狗肉。
法国人喜欢吃烤全犬,德国人把狗肉作为神圣的补品,称为“牧羊人的心肝”,还用狗肉制成“牧羊人饼”,作为旅游人员的餐吃食品。
墨西哥人把狗肉拌以番茄酱、生姜、葱头、食盐等调料,制成香肠,名曰“墨西哥香肠”,出售国内外。
西欧人常用狗肉治疗某些寒湿痹痛,或是某些妇女产后淤血,经闭等病症。
亚洲一些国家食用狗肉,主要用于治疗,不食或是很少食狗肉。
我国食用狗肉,在元、明、清时期,皇家有规定,宫廷烹制狗肉供帝后及妃嫔们食用。
现已知狗肉药理:其肉性热,味甘,入肺经;有壮阳、温肾、补血、助阳、安胎、养阴、益智、补胃、滋肾补虚、止泻、益气、止痛、补肾益气、散解毒、止咳化痰等功效;可治疗膀胱炎、消化不良、胃痛、腹痛、便血、虚劳气喘、腹泻痢疾、月经不调、产妇缺奶、宫寒、宫寒不孕等病症。中医专家认为,就狗的肉品来讲,其热性较弱,性味淡,补液的性质较缓慢,进食后不易上火,比较适合脾胃衰弱的病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