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的寄生虫有哪些?
在回答这个题目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认知,那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可能有虫!而且这些虫子可能会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在我们的皮肤上到处爬行、吸血、叮咬.... 当然,可能有人觉得,自己平时比较注意卫生,也不经常接触动物,怎么可能会有虫呢? 但实际上,我们很可能每天都在给这些虫子创造机会——
1.我们的头发中可能存在成千上万的虱子卵;
2.我们的指甲缝里可能藏着无数的细菌;
3.我们脱落的皮屑可能是螨虫的乐园;
4.我们换下来的衣物可能被各种霉菌污染;
5.我们的床品也可能沾染了螨虫;
6.更不要说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动物,都有可能成为传播寄生虫的媒介。 只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寄生虫——蛔目异尖科寄生虫,可能更关注宿主(也就是我们)的消化道而已。但是,如果消化道的入口(食管)受到损伤或寄生虫入侵,就有可能让这些寄生虫误入皮肤组织。这时候,就可能发生皮肤寄生虫感染。 那么,常见的皮肤寄生虫有哪些呢?
1.疥螨:这种寄生虫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当皮肤接触到被感染的毛发、衣物等都可能引起皮肤炎症反应;
2.蠕形螨:广泛分布于人体头皮、面部及身体等部位的皮肤下面,尤其喜欢寄居在皮脂腺丰富的地方,容易引起炎症反应;
3.粪类圆线虫:主要寄生在肠道内,幼虫期可以侵入消化道壁黏膜下层,转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黏膜表面,也可以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就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从而造成全身感染;
4.蛔目的寄生虫:如蛔目异尖科和蛔目蛔目异尖科,都可以通过牙齿咀嚼、咽喉吞咽时将幼虫引入人体的皮肤组织;还有蛔目的绦虫,其成虫可以在肠道内利用肠壁的皱褶以及胆汁中的营养液“磨”出一条生存通路,当遇到身体的屏障受损时(如烧伤、糖尿病皮肤病变),就可以钻出来在皮肤下到处游走。
总之,虽然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防御作用,但是,如果防护意识薄弱,皮肤也有可能“中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 对于已经出现的皮肤瘙痒、红肿等情况,也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搔抓,以防进一步感染。对于需要口服药物进行驱虫的患者,还要注意观察粪便的情况,发现虫体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