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鼠皮草是龙猫毛吗?
1.首先,龙猫(Dandelion)这个名称其实是日本人对“草原玉玲兔”的称呼;而栗鼠(Chinchilla)则是拉丁文“西比利亚”或“西亚”的意思——指生活在西班牙和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啮齿目动物。所以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龙猫跟栗鼠属于不同科目、不同族属的动物。
2.其次,现在普遍认为的龙猫原指的就是“花斑尾栗鼠”(Chinchilla lanigera) 这种野生分布在中美洲(墨西哥至厄瓜多尔)的动物,而粟鼠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美国白尾栗鼠(Chincilla bernieri)。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花斑尾栗鼠"这个名字更适合另一种北美洲的野生的黑尾栗鼠(Chinchilla autolata)。那么根据这个名字来看,这两个不同科目的动物确实是有一定亲戚关系的……但应该也远到不了同一科同属的地步。(注:这两种栗鼠的英文名都叫chinchilla,因为它们都属于仓鼠科)
3.最后,回到这个问题本身。因为前面提到过“很多商家会把龙猫误认为是栗子松鼠或花斑尾栗鼠,或者干脆把几种截然不同的动物混为一谈” 所以这里要谈到的一个概念叫做“品种泛化”【species flooding】。 这是指物种命名者在没有仔细研究某个物种的所有特征的情况下,就把该物种归入另一个物种之下的一种做法。 由于动物学家们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观察每一个新发现的物种的所有特征并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因此他们会在综合了多个物种的特征之后给予其中一个物种一个笼统的定义。而在以后的研究中,当新的证据出现时再对这些物种的特征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和定义。这样,那些被定义为某一类的物种其实都具有同样的遗传背景,在演化道路上也十分接近,通常都能交配繁殖出可育后代。这些物种就被称为一个“类群”(taxon)。 举个例子,如果科学家们在研究一种新发现的昆虫时,发现它的身体构造和蝴蝶很相似,又考虑到世界上大多数的昆虫都是有翅的,于是就给这种昆虫一个笼统的名字“蝶形昆虫”(fly with wings)。而当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了这种昆虫的基因后发现了它与果蝇的亲缘关系更近,从而给这种虫子一个新的名字——“鳞翅目的等足亚目成员之一”(a member of the order Lepidoptera, suborder Heteropterae)。
同样地,在我们尚未完全弄清楚人类基因组的情况之前,我们给人类预先一个定义:智人的所有物种的总称。但随着我们对单个体的人的基因分析越来越深入,我们会逐步对这一概念加以细化。 但无论怎样,这个过程肯定是先有大而笼统的概念,然后随着具体研究的进行而逐步细分。也就是说在研究进程还没有达到某个物种的水平前,这些动物肯定都被归到了某一个“类群”之中。 而像题主提到的“龙猫”和“粟鼠”就是这样:在研究不够深入的时候,人们给它们一个较笼统的名字以方便研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这两个物种的异同点会被逐渐提炼、分化,最终归至同一个科,同一个属,甚至同一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