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在冷水里会死吗?
清道夫,学名异尖线虫,又名海兽胃线虫、海兽胃虫等,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的异尖科,和我们比较熟悉的寄生虫蛔目绦虫是近亲。 根据检疫和疾控部门的研究,我国进出口海鱼感染率大约为40%,部分鱼类品种甚至高达100%[1-3] ,主要检出的部位在消化道。
从异尖线虫的命名就可以看出,这种线虫的主要寄生场所是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异尖线虫外形呈梭形,前端宽粗,后端细削,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体长一般为2~5mm。
因为异尖线虫主要寄生在海生动物消化道内,所以对外界生活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严格,一般只在海水中存活几个小时,在淡水中只能存活几分钟。一旦离开原宿主体液环境,由于缺乏营养供给和抵抗外界能力,异尖线虫很快就死亡了。 但如果是成虫期,情况又有所不同。虽然成虫期的异尖线虫主要寄生于鱼类或者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内,但是可以通过消化道黏膜的皱褶转移到胆道或者肠道里面去。
早在30年代,我国就有关于异尖线虫在消化道内移行的报道[4]。6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餐饮行业的发展,异尖线虫的检出率逐渐上升。80年代初期以来,不少地区报道的异尖线虫检出率高达90%以上[5,6];有些鱼类加工行业甚至达到100%[7]。
目前,异尖线虫已经成为我国进出口海产品中主要的检验检疫项目之一。如果检出的异尖线虫数量较少(一般小于5个/g样品),且动物食用后一般不会引起中毒反应,做适当的杀灭处理即可安全食用。但是如果检出的异尖线虫数量较多,就应该作深入的处理才能安全食用。常用的处理方法有高温蒸煮法、微波消毒法、紫外线照射法、冷冻杀虫法和药剂浸泡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