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奶猫怎么体内驱虫?
如果猫咪体重小于3公斤,建议不用内驱。因为阿苯达唑类药物(用于绦虫、蛔目等寄生虫感染)有一定的毒性,对于小猫可能会有危险。
如果一定要进行体内驱虫的话,可以选择口服药物杀虫,比如含有阿苯达唑的药物,按照说明书服用即可;或者注射药物杀虫,如伊维菌素等,需要带宠物到医院让医生进行注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驱虫,都必须严格遵医嘱。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驱虫的前一周后一周,都应该注意观察猫咪的状况,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预防猫咪寄生虫的关键还应该做好日常清洁工作。定期给猫咪洗澡,使用专用洗耳液清洗耳朵,并用毛巾擦干,保持皮肤干爽卫生;还要定期打扫房间,处理掉垃圾,避免寄生虫复发。 如果家里有养花草,也要注意不要将花草放在猫咪能轻易接触到的地方,减少寄生虫的入侵机会。
一般两个月龄以下的猫咪体内驱虫可以用猫用体内驱虫药,将其涂抹在猫咪后颈部的皮肤上就行,注意要避过有毛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初次或者更换新型驱虫药,需在使用驱虫药前、中、后观察猫咪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联系兽医。
体内蛔虫的症状
1、幼年猫感染蛔虫后,生长发育受阻,出现消瘦、腹部膨大、弓背等症状。幼年猫患病后,初期食欲不振,长期患病后出现异嗜癖,比如吃土和粪便等。
2、蛔虫成虫在肠腔内缠结时,可引起部分或者完全性肠梗阻,病猫出现剧烈的肠炎、腹膜炎以及肠破裂症状。
3、蛔虫在肺部移行过程中,可致病猫咳嗽、呼吸加快等,严重的出现张口呼吸和发烧等症状。
4、蛔虫幼虫在肠外器官寄生时,可引起皮肤炎、肺炎、胆囊炎、胆管炎、肝炎、肾炎甚至脑炎。蛔虫的代谢产物和死亡虫体的毒素可引起病猫出现神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