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最大的售犬市场在哪里?
在云南昆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那里是云南斗牛文化的发源地、滇池红嘴鸥的乐园——海口农场。这个农场位于昆明市西郊的滇池南岸,占地860公顷,是云南省建农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国有农业企业。 2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直到1993年,为了建设“高原明珠”滇池,才逐步有人搬入。如今,一个现代化的渔村已经崛起,成为旅游者欣赏湿地生态、近距离观赏红嘴鸥的最佳去处之一。 而让这个小渔村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名字则是因为这里的斗牛文化。每年农历二月二是当地少数民族的节日,这一天会举行盛大的斗牛比赛。除了本乡本土的牛以外,远从贵州、越南甚至泰国来的斗牛也会在此时亮相。来自世界各地的牛仔汇聚于此,一较高下。 由于环境恶化,野生亚洲象越来越减少,在东南亚许多地区已经被人类驱赶净尽,而在我国西双版纳和缅甸东部边境地区,却还有野象出没。
1987年,两只野生大象来到海口农场游玩,从此在这里定居,繁衍后代。这两只象原来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流浪象,可能是由于饥饿或受到野生动物的攻击,它们逃出了森林,来到了公路旁的一只旧皮箱旁边,于是人们给它们取名为“皮箱象”。后来,又有一头小象降生到这个世界上,三头大象组成了小象的家庭。 “皮箱象”长大后,公象的鼻子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瘤子,最后导致这只象呼吸困难死亡。而另一头母象则孤独地存活了十几年后,于2005年病故。 小象在父母双亡后,由人们收养,在农场里健康长大,后来进入一家动物园生活,并陆续生育了几代幼象。 但人们始终没有忘记它母亲的祖先来自于非洲。1995年,一头来自西双版纳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亚洲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头雌性亚洲象与“皮箱象”的后代混血,带来了遥远故乡的信息——这头象的牙齿比其他同类要短些,这是早已消失的亚洲象古老品种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