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跟什么鱼混养好?
我现在的鱼缸里是清一色的锦鲤,不过以前不是这样。之前的鱼缸里养了一条罗汉和两条战船以及四五十条锦鲤,因为鱼缸较小,所以都是混养的。 下面我来总结一下混养时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首先是颜色上的问题,罗汉的颜色会越养越差,全身呈现出一种灰黄色,失去光泽感。解决方法就是换水,加入新水之后颜色就会慢慢的恢复。不过要注意的是每次换水的量不宜过多,以1/5左右为宜,以免对鱼产生刺激。
然后是罗汉的攻击性越来越强,首先被攻击的是体积最小的战船,战船的背甲会被咬掉,露出鲜红的血液,这时应及时将战船放入备用缸中救治,待伤口愈合后再放回原缸中。被攻击的另一条战船则会离开原群,独自游动,此时如果继续观望的话,你会发现它的背部逐渐失去色泽,变得透明,然后慢慢的向两侧延伸,整个背部就像被手捏住了一样,这就是所谓的“驼背”现象。一旦出现该现象,这条战船就基本告别痊愈了,只能等着体色变淡,慢慢的死亡。因此对于攻击性强的鱼类最好不要混养。
再一个是混养导致的疾病问题,由于空间局限,无法彻底的进行消毒,加上各种鱼儿互相的感染,会导致疾病的快速传播,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建议对于小型的鱼不要进行混养,或者减少鱼的密度,增加过滤系统的能力。否则一旦得病,很难控制。 最后说一下混养的效果,由于战船天生胆小,容易受惊,而罗汉又喜欢追咬,因此两者混在一起时,往往战船会被吓得四处逃窜,从而失去观赏性。而色彩丰富的锦鲤则可以很好的掩饰这一不足之处,同时锦鲤活泼好动的特性也可以作为战船的保护者,防止其受到外界惊吓。所以说锦鲤作为战船的好伙伴是很合适的。
钱钧优质答主许多养锦鲤的人都希望在锦鲤缸中或者锦鲤池中养殖一些其它品种的观赏鱼,主要出于以下三个目的:
1、增加池塘的观赏性
许多的水草缸中都有各种不同颜色与花纹的小型观赏鱼穿梭在幽幽绿色的水草丛中,使得鱼缸极具欣赏性。同样,有的饲养者也想在自己的锦鲤池中养殖一些小型观赏鱼,增加锦鲤池塘的观赏性。
2、防止池中长藻
藻类对有白色花纹的锦鲤破坏性很大,所以许多的饲养者都很头痛在玻璃缸或室内池养殖锦鲤长藻的问题。有的饲养者就想在池中放养一些吃藻鱼来防止长藻。
3、释放压力
有的饲养者感到鱼池就那么大而自己养的锦鲤就那么多,在池中游来游去没有变化,所以就想在池中放养一些小巧敏捷的观赏鱼来调节池中氛围,缓解自己养锦鲤的单调感。
其实,在锦鲤池中混养其它鱼种需要满足一些的条件:
1、池中水体要足够大
无论你为了上面三个目的中哪一种想在池中混养其它鱼种首先最重要的是:池中的水体必须足够大。通常情况下,池中只能放养不超过池中鱼种总数量的十分之一的小型鱼种。例如您的池中有五十尾锦鲤,只有在池中放养不足五尾的小型观赏鱼。如果水体大小不适合,建议将池中锦鲤分缸饲养,或降低锦鲤饲养密度再作考虑。
2、池中必须有水草
水草对锦鲤很重要,它除了可以制造充足的氧气外,还是许多小型观赏鱼的保护伞。水中小型鱼种可以躲在水草底下,避免了被锦鲤骚扰。
3、必须保证混养的小型观赏鱼不过于弱小
虽然锦鲤的食性是杂食偏草性,不会主动猎杀其它鱼种,但因锦鲤的性格好动好奇,在混养其它鱼种时免不了要骚扰其它鱼种,特别是小型鱼类,会一直追逐较小的鱼甚至用头部顶撞它们,因此小型鱼中如体型过小或游动不快捷的鱼很容易被锦鲤折磨的没有精力,使体质下降,直至其它鱼的死亡,有的饲养者将池中的几尾三求全部折磨死了。因此在选择混养鱼时必须考虑这一特点,选择身体强壮,游动轻盈迅速的活口。例如可选择斗鱼或者短尾孔雀,它们不但游动迅速同时又有很顽强的生命力,而三求,小莲,黑玛丽等体弱且游动缓慢的鱼千万不要尝试混养。
4、在混养其它鱼种前,锦鲤池必须经过很长时间的培育水质,且水质很肥。
混养其它鱼种的池塘必须经过至少两年以上的饲养且水质已经肥绿,水中的生物链已经完全形成,池中生长有足够多的微生物,浮游生物以及水藻等,可供其它小型鱼种取食。同时在选择混养的小型观赏鱼时要选择食性基本吻合的鱼种。例如可以混养喜欢吃吃浮游生物的斗鱼和孔雀,但不要混养喜欢吃水底腐质的鱼种例如黄道鲫。
总的来说,在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情况下,大部分饲养者在100平米左右的水池饲养5-8尾斗鱼和孔雀是完全可以的,因为只要满足了池中水体相当大且水质相当肥的条件下,锦鲤是很少主动去骚扰其它鱼种的。但是为了更保险起见,建议饲养者在池中多种水草,为其它鱼种提供足够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