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蛔虫能治好吗?
当然可以! 蛔目寄生虫中,最常见的要数蛔目异尖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蛔目寄生虫(或称肠道虫),因为这类寄生虫的主要寄生部位在消化道内。 蛔目的幼虫期是在消化道里发育的,当它长到一定大小,会钻破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淋巴系统,最后到达末梢淋巴液中。在这里它继续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当它停留在消化道内时,一般不致引起什么症状;但当它进入循环系统后,随着血流和淋巴液的流动而四处游走时,就可能产生一些症状了。 这些胃肠道内的蛔目寄生虫,由于是在消化道内活动的虫子,因此对消化道的破坏性较低。并且,有些种类还具有消化道壁钻入力强的特点,一旦侵入,可能很难清除。但是,即使这样,只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虫子也是可以被消灭或者是控制的。
当发现狗狗有蠕虫感染时,需要及时给予驱虫药,一般间隔1个月后再进行第2次驱虫。对于成年的宠物犬,建议每个月做一次体内驱虫,每3个月做一次体外驱虫。而3月以下的幼犬则需每个月都驱一次体、一次外。 常见驱虫药有阿苯达唑、左旋咪唑等,这些药物主要针对线虫类寄生虫,而对绦虫类和蛔目的寄生虫作用相对较差。对此,主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给爱宠服用此类驱虫药。但需注意,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切不可自行盲目用药,否则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 除了服食驱虫药之外,改善环境、加强消毒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对于狗狗日常使用的用具要及时清洗和消毒,尤其是牙胶、玩具等要经常清洗或是更换。对于狗狗的粪便更要及时清理,并且做好无害化处理。另外,平时应保持环境的干燥清洁,避免狗狗直接接触污水,减少寄生虫的滋生。